二○一八年初始於關稅與智慧財產盜竊的貿易戰,到了年底已演變成一場與中國華為公司爭奪5G網路全球主導地位的科技戰。
二○一五年十月,德國另類選擇黨政治人物比約恩.霍克(Björn Höcke)在談話中表示:「如果我們不煞住這種發展,」——指的是接收難民——「我預測將會發生內戰。民粹主義者主要關心的不在於完全解決政治問題,他們最重視的是去滿足找出代罪羔羊的期望,把世界簡單劃分成非黑即白,非善即惡——最重要的:區分「我們」和「那些外人」。
因為恐懼越強烈,選民就越想尋找救星,而這些救星很接近各個民粹主義者的形象。符合下列分類標準的也不全然就是民粹主義者,也不是所有民粹主義者都符合下列全部標準。前文所提及右派民粹主義者的寇布倫茲聚會也是個好例子,發言者在會中不斷提及的「暴政」和「獨裁」主要指稱歐盟。比起左派,這些特徵比較能從右派民粹主義者身上看出來。簡單的答案是脫口而出的,因此並不一定經過深思熟慮。
她在一次訪談中的措詞是:「我們不想要德國發生內戰。2. 民粹主義者將世界分成「我們」和「那些外人」 「我們就是人民」:各國民粹主義者都會在群眾聚集處呼喊這個句子,在前東德即將解體幾個月前,憤怒的民眾就曾呼喊著「我們就是人民」而走上街頭,他們抗議不民主的政府,最終使這個政府垮臺。另外,2009年12月,韓國總統李明博表示因為要申辦2018年冬季奧運會,而李健熙是國際奧委會委員,為了整體國家利益,決定給予李健熙特赦。
此外,李健熙為了加強管理層與西方企業文化的脈絡接軌,在其「新管理策略」上,亦多次從美國大企業,高薪招攬當地的企業人材加盟三星。他更於2010年恢復原職務,重新成為三星集團的總裁。2004年請辭後他踢爆三星種種鮮為人知的惡行,並發表厚達500頁的《思考三星》一書,揭露三星動用不法秘密資金行賄官員、檢察官、買通執法者和非法逃稅。對韓國人而言,三星集團在李健熙管理下,既有成功,亦有其魔鬼一面。
但畢竟是他一手一腳,把三星從只是一個亞洲二線的電子品牌,一躍而成為全球知名的國際電子產品大企業,他為這家集團帶來的貢獻,亦可算是劃時代。」(除了妻子和孩子以外,全部換掉)、「七四制」(指早上七時上班,下午四時下班的破革安排,使員工在下班後仍有時間作個人研習和進修)和鯰魚理論(意思是指在泥鰍養殖場放一條鯰魚,泥鰍就會為了不讓鯰魚吃掉而到處閃躲,結果泥鰍因為大量運動,自然變得更健康、更肥美,這代表只要保持在適當的壓力下,人和企業都會充滿活力),帶領韓國企業衝出亞洲達到世界巓峰
巴瑞特上任後很快就會有重要任務,除了可能須審理大選爭議,最高法院下月10日起也將舉行前總統歐巴馬(港譯「奧巴馬」)時期推出之《平價醫療法案》的聽證會。大法官金斯伯格病逝後,共和黨之中僅阿拉斯加州參議員穆考斯基(Lisa Murkowski)和緬因州參議員柯琳絲(Susan Collins)反對在大選前任命大法官。任命大法官牽動選情,「放下個人立場也是法官的工作」 昨日表決重點是「是否同意巴瑞特擔任大法官」,參議員穆考斯基最終投下同意票、柯琳絲仍投反對票。川普就任總統後,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(Mitch McConnell)主導之下,參院更改議事規則,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案只需要相對多數就可通過。
在昨日的投票前,參議院25日先進行「是否同意進行任命投票」的表決,穆考斯基和柯琳絲都投下反對票。外媒分析大多認為,重傷柯琳絲支持率的關鍵即是涉性侵大法官卡瓦諾的任命案。美國參議院於當地時間昨(26)日晚間通過大法官任命案,確認川普(港譯「特朗普」)提名的上訴法院保守派法官巴瑞特(Amy Coney Barrett,港譯「巴雷特」)將接下已故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(Ruth Bader Ginsburg)的席位。」 巴瑞特的任命案在大選前通過,對川普是一大勝利。
下月10日,最高法院也會舉行歐巴馬時期推出的《平價醫療法案》聽證會,未來將決定法案中的條款是否部份或全面廢止。柯琳絲長期友人、地產開發商巴洛斯(Joe Boulos)接受網媒《VOX》採訪時指出,柯琳絲自己也很訝異,過去長年支持她的人如今態度迥然,「我認為她不是在跟民主黨籍對手競選,而是在跟反川普和反對卡瓦諾任命案的人競選。
她在任命案確認通過後宣誓,「將會不帶任何恐懼與偏見地履行職責」,強調放下她個人政治立場也是法官的工作。這些人和民主黨人認為,柯琳絲應該更明確表達自己對川普的反對意見。
穆考斯基表示,她反對的是提名程序、而不反對巴瑞特個人,「簡而言之,我輸掉了程序上的鬥爭」,既然她已經無法阻止這項任命案的進行,對於巴瑞特是否適任,她給予肯定。不過,共和黨在美國參議院共53席,即使她們兩位跑票,民主黨也無法擋下程序。美國大選即將到來,北卡羅萊納州和賓州正為了郵寄投票的計票截止日而爭論不休,曼哈頓地檢署正在爭取調閱川普的稅務報表,這些都可能是巴瑞特就任大法官後會立即處理的案件。這是美國史上離總統大選投票日最近的一場大法官任命案,距投票日只剩8天,也是近代史中首次有大法官沒獲得任何1位反對黨參議員的同意票。參議員柯琳絲的反對票或與選情有關。《美聯社》報導,參議院昨晚以52票贊成、48票反對的比數通過任命巴瑞特為大法官。
忠於川普的共和黨人則認為柯琳絲不夠忠誠,使柯琳絲落入了裡外不是人的困境。自1997年就開始擔任參議員的柯琳絲本次是第5度參選,然而從今年2月起的民調都落後於對手,差距都在10%之內,始終沒能反超。
現年48歲的巴瑞特將成為美國第115位大法官,是最高法院目前最年輕者,也是唯一家中還有中小學齡孩童要撫育的媽媽。而在2017年之前,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需要60位參議員的同意票。
柯琳絲原本對卡瓦諾適任與否持反對態度,但最終扛不住黨派壓力,投下贊成票柯琳絲長期友人、地產開發商巴洛斯(Joe Boulos)接受網媒《VOX》採訪時指出,柯琳絲自己也很訝異,過去長年支持她的人如今態度迥然,「我認為她不是在跟民主黨籍對手競選,而是在跟反川普和反對卡瓦諾任命案的人競選。
自1997年就開始擔任參議員的柯琳絲本次是第5度參選,然而從今年2月起的民調都落後於對手,差距都在10%之內,始終沒能反超。這些人和民主黨人認為,柯琳絲應該更明確表達自己對川普的反對意見。不過,共和黨在美國參議院共53席,即使她們兩位跑票,民主黨也無法擋下程序。忠於川普的共和黨人則認為柯琳絲不夠忠誠,使柯琳絲落入了裡外不是人的困境。
外媒分析大多認為,重傷柯琳絲支持率的關鍵即是涉性侵大法官卡瓦諾的任命案。川普就任總統後,在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(Mitch McConnell)主導之下,參院更改議事規則,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案只需要相對多數就可通過。
現年48歲的巴瑞特將成為美國第115位大法官,是最高法院目前最年輕者,也是唯一家中還有中小學齡孩童要撫育的媽媽。任命大法官牽動選情,「放下個人立場也是法官的工作」 昨日表決重點是「是否同意巴瑞特擔任大法官」,參議員穆考斯基最終投下同意票、柯琳絲仍投反對票。
柯琳絲原本對卡瓦諾適任與否持反對態度,但最終扛不住黨派壓力,投下贊成票。而在2017年之前,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需要60位參議員的同意票。
大法官金斯伯格病逝後,共和黨之中僅阿拉斯加州參議員穆考斯基(Lisa Murkowski)和緬因州參議員柯琳絲(Susan Collins)反對在大選前任命大法官。」 巴瑞特的任命案在大選前通過,對川普是一大勝利。這是美國史上離總統大選投票日最近的一場大法官任命案,距投票日只剩8天,也是近代史中首次有大法官沒獲得任何1位反對黨參議員的同意票。美國參議院於當地時間昨(26)日晚間通過大法官任命案,確認川普(港譯「特朗普」)提名的上訴法院保守派法官巴瑞特(Amy Coney Barrett,港譯「巴雷特」)將接下已故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(Ruth Bader Ginsburg)的席位。
《美聯社》報導,參議院昨晚以52票贊成、48票反對的比數通過任命巴瑞特為大法官。美國大選即將到來,北卡羅萊納州和賓州正為了郵寄投票的計票截止日而爭論不休,曼哈頓地檢署正在爭取調閱川普的稅務報表,這些都可能是巴瑞特就任大法官後會立即處理的案件。
巴瑞特上任後很快就會有重要任務,除了可能須審理大選爭議,最高法院下月10日起也將舉行前總統歐巴馬(港譯「奧巴馬」)時期推出之《平價醫療法案》的聽證會。她在任命案確認通過後宣誓,「將會不帶任何恐懼與偏見地履行職責」,強調放下她個人政治立場也是法官的工作。
參議員柯琳絲的反對票或與選情有關。在昨日的投票前,參議院25日先進行「是否同意進行任命投票」的表決,穆考斯基和柯琳絲都投下反對票。